- 军
- I
軍jūn(1) (会意。 金文字形, 从车, 从勹(bāo, 包裹)。 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。 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, 驻扎时, 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, 以防敌人袭击。 本义: 围成营垒)(2) 同本义 [encircle]
军, 圜围也。 --《说文》
军, 围也。 --《广雅》
军于庐柳。 --《国语·晋语》
(3) 注: "犹屯兵粮储也。 "疏而不可蹙, 数而不可军者, 在于慎。 --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
(4) 攻杀 [attack and kill]凡盗贼军, 乡邑及家人, 杀之无罪。 --《周礼》
(5) 指挥作战 [command; battle]祝聃射中王肩, 王亦能军。 --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
建德不能军, 以百余骑走饶阳。 饶阳无备, 因取之。 --《新唐书》
(6) 驻扎 [be stationed]。 如: 军屯(指驻屯的军队)(7) 从军 [join the army]II越国女, 尚耍白猿, 教俺替爷军。 --明·徐渭《雌木兰》
軍jūn(1) 军队 [armed forces; army; troops]击破沛公军。 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虽入军无忿争之心。 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亮身率诸军攻祁山。 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两军人马杂遝。 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英法联军。 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敌军已近寨。
军中发枪之号。
(2) 又如: 军变(军队哗变); 军流(充军流放); 军律(军法, 军纪); 军门(军中长官、 总督、 将帅等; 营门; 衙署)(3) 军队的编制单位 [corps]。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。 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、 中、 下三军, 历代沿用其名, 人数多少不一五旅为师, 五师为军。 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 --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
万人为一军。 --《国语·齐语》。 注: "齐制也。 "
全军为上。 --《孙子·谋攻》
破军次之。
(4) 又如: 歼敌一个军; 军主(主一军, 一军的主帅); 军副(一军之副将)(5) 兵种, 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[arms of the services]。 如: 海军; 空军; 陆军; 青年军; 军仗(持兵器的仪仗护卫)(6) 士兵 [soldier]军皆殊死战。 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(7)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, 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"军"。 如: 军众(士卒); 军健(兵卒); 军健(士兵); 军牢(士兵, 军卒); 军班子弟(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); 军丁(兵卒; 士兵)(8) 部队中的官兵。 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。 如: 军分(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)(9) 营房, 军营 [barracks]。 如: 军壁(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); 军垒(有营墙的军营); 军阵(军营); 军门(军营的门)(10)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。 与府、 州、 监同属于路 [prefecture in the Sung dynasty]奉化军节度。 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今为宋江军。
(11)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[place guarded by armymen], 设置"军"、 "守捉"、 "镇"、 "戍"等。 安史之乱后, 内地也设"军"。 如汴州设宣武军。 "军"与"守捉"的将领称使; "镇"与"戍"的将领称镇将(12) 阵地 [position]战士军前半死生, 美人帐下犹歌舞。 --唐·高适《燕歌行》
Advanced Chinese dictionary. 2013.